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然后知足

我的教与学

 
 
 

日志

 
 

近五年语文高考湖北卷试题对比分析(6)  

2014-07-13 17:52:54|  分类: 语文市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试题及答案(略)

 

二)试卷分析

1,选材。从2010年到2014年五年,论述类文本阅读没有选择国外著作,分别选取的是李政道的《中国古代的天文》、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费孝通的《乡土本色》和宗白华的《艺术与中国社会》。这五位都是中国现当代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家。就文本而言,部分选材表现出阅读考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趋向,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就是必修五教材《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的延伸。从文本选择的侧重点来看,论述类文本选择的都是社科文,没有选择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述;大约选社科文,无论文理科,都得到了“照顾”,能体现高考的公平原则。

2、设题。20102011年设置了四道题,共计12分,前三道题为客观题,最后一道题(卷面第9题)为主观题,都是对筛选信息能力的考查(2010年要求列举作者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两类证据,2011年要求列举中国建筑的三种“文法”)。自2012年后,卷面取消了主观题,仅设三道客观题。第一题(第6题)往往考查对文中中心概念或作者观点的理解。20132014年要求挑选正确的项,其余三年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项。第二题(第7题)考查对文本局部内容的理解,要求对文本表述进行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考了三次,“符合原文意思”的考了两次。第三题基本上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推断”能力,设题往往基于考生对整体文意的把握,要求选择“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有三次,挑出“错误一项”的有两次。

3、考查重点。一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放在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义的理解上。如2010年考查对古人“天圆地圆”这一概念的理解,2013年考查“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句子的理解。二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4、常见错误。不管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分析综合能力,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项的理解,其常见错误往往比较典型,比如无中生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偷换概念、说法绝对、主客颠倒、他相矛盾等。

 

三)备考对策

1、日常复习要重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以增强语感,把握此类文体的特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全五册中,第二、三册第四单元,第四册第三单元和第五册三、四单元,都涉及论述类(社科文居多)文本的阅读,在日常的教学中,这类文本大约没有得到有如古诗文、文学作品的阅读重视度,但它在“阅读鉴赏”全20个单元中却占据了五个。对比近五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单是从选文上来讲,很多选文的论述内容和风格往往与教材有很大的相似处。除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是必修五教材《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的直接延伸外,《说“木叶”》《 谈中国诗》等教材篇目与考试文本《艺术与中国社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等都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文学和哲学研究的成果。

2、比照原材料,找出异同点。比照阅读,找到选项在文本中的区间,非常重要,题干出示的选项,无论是理解,还是推断,都可以回到原文。只有找准答题的有效区间,对照题干与文本表述的异同,才能看出题干中的理解、推断是否正确。

3、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因为(所以)”“肯定(一定)”“ 全部(完全、都)”“只有(要)”“被”“更(尤其)”“比”等出现在题干选项的表述中,常常成为“机关”,要对照原文细加推敲,这些存在于释义、推断句中的词语,其犯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条件颠倒、无妄比较、曲解文意、概念扩大化、说法绝对化等错误的几率非常高。

4、运用简单的常识做出判断。有些题目,无需对文本进行认真的研读,就能发现里面潜藏着的错误,因为它违背了简单的道德、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常识,题干中出现的无中生有、说法武断、无妄比较、更改前提、扩大概念的内涵或外延方面的错误,有的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基本常识加以考量,通过“课外知识”将之排除。比如2012年第6A项说“《论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略知《论语》的人应该知道,至少它里面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是有联系的。再比如2014年的第6B项说“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稍懂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三教九流都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诗书礼乐”不可能“涵盖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最后一道推断题D项说“西洋艺术与中国艺术相比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任何中国人若是要得出这么个消灭民族自豪感的、荒谬的“不实言论”,都会让自己沦为“民族虚无论者”而被痛加挞伐。作为一份严肃的高考卷,其取材必然是健康向上的,同时也肩负了弘扬正气、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作用,绝不会向考生散布“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之类的消极言论。可以这么说,凡是违背了简单事理,社会公德和法律、文化常识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考生面对这样的推断,可以大胆的问一下自己:原来中国艺术的价值比不上西洋艺术,是真的吗?若是他对这个“高度疑似”的感知仍心存顾虑,不十分自信,也可以找到文本里相应的文字对照一下,只是需要耗费一点时间。

5、加强错误类型的归纳总结。找准显性的出错规律,注意综合利用。题干在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上,常常设置类型化错误,平常复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学会综合利用。有些选项,属于显性错误,比如句子中存在的复句关系,可能被设题,如果选项忽视了原文中的条件关系,就会犯绝对化错误;如果选项忽视原文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就有可能犯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的错误。在对概念或句子的理解中,主观臆断、曲解文意、偷换概念、已然未然、强加因果等都是常犯的错误。而最后一道推断题,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有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说法绝对、主客颠倒等。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教师和考生都要学会归纳,找出“规律”。

以下是题干中某些类型化错误的示例。

例一、2010年卷面第6D项说“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在文中没有任何对应信息,算是无中生有;第7A项,原文说的是“可能”,选项却说“直接”,把未然说成了已然;而B项的两个分句明显属于强加因果。

例二、2011年第8C项“……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对照原文,“……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可见二者说的不是一回事,“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纯属主观臆断、曲解文意,同时也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值得关注的是,通常情况下,题干若是出现“全都、无一不是”等词语,犯绝对化错误的几率极高。

例三、2012年第6A项“《论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对照第一段相关论述,原文是“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首先,题干加入了“在思想上”的短语,修改了原意,其次,认真阅读有关段落,发现,说《论语》“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提头文字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可见这个“没有联系”指的是篇幅而不是思想。通常情况下,题干多出的文字要格外引起注意。

例四、2013年第7B项说“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对照原文,作者的观点是“在一个熟悉的社会”,“熟悉”不同于“感情深厚”。题干因为偷换概念,更换了“原因”,导致因果关系不成立。通常情况下,条件关系、让步关系、因果关系的表述若是出现在题干中,要倍加小心。

例五、2013年第6D项说“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原文第三段表述的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说明“固守本土、终老于斯”并非是他们的主动选择,而是“被限制”的结果。这个理解属于主客体颠倒,把被动变为了主动。第7A项,原文原文说他们存在“无数次的小磨擦”,选项却曲解文意,说“他们没有隔阂”,与原文矛盾。

例六、2014年第6B项说“涵盖了……全部内容”绝对化,原文是说“拿……做根基”;D项强加因果。第7题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偷换概念,将原文“现实的人生”偷换成“个体人生”。第8B项“所以……的推断纯属无中生有。C项绝对化,“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等同于“没有”,D项将中国艺术和西洋艺术作比较,得出“西洋艺术……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显然是无中生有。如果“没有、更、尤其”等词语出现在题干中,就要对照原文仔细推敲,看是不是犯了概念扩大化、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或说法绝对化错误。


 

 


  评论这张
 
阅读(315)|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