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然后知足

我的教与学

 
 
 

日志

 
 

近五年语文高考湖北卷试题对比分析(9)  

2014-07-21 21:28:25|  分类: 语文市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试题及解析(略)

二)试卷分析

语文《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了如下这样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简要分析。近五年来,湖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考查外国文学作品。除徐志摩外,其他都是中国当代作家。之所以没有考到外国文学,当与《考试说明》中的相关内容有关,所谓“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指的应该是中国文学。

以下为篇目对照表。

年份

 

 

体裁

题量

分值

2010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散文

4

18

2011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2012

耳边杜鹃啼

 

20

2013

罗曼·罗兰

徐志摩

2014

六指猴

墨中白

小说

 

上述表格中,最值得玩味的是文体上的变化,连续四年考查散文,到2014年,“突然”考查小说,这也成为当年高考卷被关注的焦点。

2、题型分析。五年内,现代文阅读题虽然在题目结构上没有变化,都是一道选择题加上三道简答题;但是,在题型上有明显的变化:一是从2012年开始由单项选择变为多项(两项)选择,分值也由3分增加到4分;2013年开始在题干中明确了一项规定:“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这就表明,考生完成这道题,不能瞎蒙。二是从2012年开始,最后一道题转为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这道题的开放性,成为近三年湖北卷的亮点之一。

3、内容分析。五年来,考查的重点内容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析作品结构。

作品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在体现。作者表达思想,要遵循一定的条理(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关联等。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安排,对细节的整体规划,就是作品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思路。

对作品结构的考查,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二是分析文章的线索及其作用,三是分析句段或穿插性材料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如2012年《耳边杜鹃啼》第18题,要求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这道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其作用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整体阅读的同时,准确筛选信息。首先要从头到尾去搜寻哪些地方写了“杜鹃啼”,然后再分析各处的“杜鹃啼”在结构方面的作用。通过整体阅读和信息筛选,不难发现:“杜鹃啼”是行文的线索,它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和杜鹃啼叫声里的附会情况一一联系起来;其次,文中选用的诗词和传说,都是通过“杜鹃啼”引出的,正是“杜鹃啼”才使它们和文章融为一体。

②归纳、理解语段内容。对文本的局部考查,包括具体的句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技法的艺术表现力等。2013年《罗曼·罗兰》第17题问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要求考生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这道题要求考生能对重要段落的要点进行概括、分析。第②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展开,层次由浅入深,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层写罗曼·罗兰年轻时,刚开始接触德国音乐,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不懂得什么是侵略;后一层写德国音乐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魅力,滋润了罗曼·罗兰的心灵,超越国界的德国音乐让他痴迷。归纳这两点,便可以得出他为何会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醉心于德国音乐艺术的结论了。

③概括主题、形象、观点、情感等。这方面的能力考查主要放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上,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等,都有考查。散文和小说类文本,都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作者对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一定有其价值取向,只是在表述上,会因文体而有差异;但无论散文还是小说,都趋向含蓄,考生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而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性格便是这方面的常见题型。如2014年的《六指猴》,不仅故事曲折,人物内心世界也非常复杂,主人公复杂的个性、隐晦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便成为了考查重点。第18题要求考生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④探究题成为必考题。从2012年开始,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道8分题(第19题)考查的都是探究能力。2012年要求“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2013年问“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要求“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2014年问“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开放型探究题成为湖北卷的又一大亮点,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作为经典题型保留在卷面中。

三)备考对策

1、领会文章内容。首先要对文章的层次有个大致的切分,明白作品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把握人物基本的形象特征,然后才能按照题干的具体要求进行概括;概括时要从某一恰当的角度(线索、情感、事件、时空变化等)切入。

2、把握设题方向。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常常在概述写作思路、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梳理作者的感情脉络、理解文句的意思、领会写作技巧、探究某个话题等方面设题,平常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3、关注考查重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往往放在文章的结构分析、穿插材料赏析、主题提炼、人物形象分析、重要语句(段)表现技法欣赏、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方面。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重点作简要说明。

①文章结构分析。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顺序的物件(有时候是实物,有时候是虚物)被称为“线索”,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贯穿线索,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联,理清文章结构,注意文脉和关键性语句。比如要求赏析文中的某个贯穿全文的物件(线索)在文中的作用,首先得明白题干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作限制,一般要扣住这个重要物件在情节安排、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这些重要物件往往能推动故事的发展,衬托人物的品格,展现人物的性格,烘托文章的主题。“推动”“衬托”“渲染”“烘托”等是答题的关键词。如2014年第17题问“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这道题的题干指向非常清晰,就问物件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作用。重要物件在情节方面的作用无外乎是串起全文的行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照应相关内容,深化主题等;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常常是衬托人物的性格、品质,揭示主题等。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①在情节安排方面,玉蟠螭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东家有宝玉,侯六来盗玉,侯六被东家感化自首,东家舍玉相救,侯六窃玉以报东家。②在人物塑造方面,玉蟠螭可以衬托人物的品格。东家玩玉,衬托其风雅;东家舍玉,表明其仁义;知府爱玉,表现其贪婪;侯六盗玉,表明其仗义。

②穿插材料赏析。文章在主体之外,穿插的某些材料,比如景物描写,事件回忆,诗词、传说等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成为近年来频繁考查的热点。就文章结构而言,能起到衬托突出主体、对比凸显主题、伏笔铺垫、引起下文、欲扬先抑、前后照应、呼应主题、渲染感情、烘托气氛、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让故事跌宕起伏、行文摇曳多姿、引起读者关注等作用。2012年《耳边杜鹃啼》问“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本文写作的主体材料是杜鹃,“姑嫂鸟”的故事是穿插性材料,它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美好的想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从结构上看,这一传说为下文展开议论做了铺垫。2010年第17题要求任选两处唐诗名句,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考查的也是穿插材料。

③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一般说来,散文和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乃至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包含在细节中,没有太多直白的表述,需要考生分析这些细节。有一点必须肯定,即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积极的,符合正统的道德规范的,文中的某些反面描述,比如《六指猴》中的知府和当铺老板,也是对传统道德意义上的正面人物的反衬。

④拓展探究。该题型的开放性,决定了“意思对即可”的赋分原则。考生必须研读题干,结合原文,拟定答题要点,从文内向文外作合理牵引,不能甩开文本,随心所欲,恣意发挥。我们“探究”出的做法或观点,要符合题干要求,且在文本中有依据;联系的现实,也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点。需要强调的是,提出的任何观点都要符合道德标准,要体现积极进取的一面,这是得分底线。

2013年第19题: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回答这种启示类开放型题目,一般要整合四个要点:①文本中的人是怎样做的,②结合文本,对文本中的人物如何做进行概括说明,③结合题干的启示重点(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联系现实,谈我们应该如何像文本中的人物那么做,④得出结论,指出只有这样做,才能像文本中的人一样。

4、重视微型小说阅读。和传统意义的小说相比,微型小说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擅长用小场景折射大社会,用小故事揭示大道理,其结尾或关节处常常出人意料。在陈述故事、描写环境、呈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命运等方面,跳跃性较强,表达含蓄委婉,尤其喜欢从小事件、小场面、小细节入手,镜头式的展现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其中的感受、情绪、故事的转折等,往往都点到即止,既扣人心弦,又耐人寻味。

在故事的叙述上,愈是紧张的故事,愈是喜欢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惜墨如金。在情节的处理上,无甚新意的故事,却能在千余字的篇幅里,或紧张、或舒缓,或抑扬、或褒贬,或巧合、或误会,往往蓄积到最后,才得以爆发,旋即戛然而止。在情感的表达上,作者的态度、作品的主题都很隐晦,但作品浓郁的情绪化氛围,精巧的细节描绘,还是能让人抽丝剥茧,寻找到它隽永的社会意义。在表达技巧上,白描,铺垫,渲染,庄谐,象征,对比,不一而足。

近五年来,虽然微型小说是第一次进入湖北卷,但它却发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不可能总是停滞在散文上。考生在日常的阅读中,要多关注微型小说的阅读,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领会它在环境设置、故事叙述、情节处理、情感表达、主题呈现、语言技巧上的特点。2014年的《六指猴》,是微型小说的经典之作,围绕材料设置的题目,都能反映出微型小说的典型特征。

5、总结答题套路,规范语言表达。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且呈现程式化特征,平常复习要归纳总结,学会用不同的术语回答相应的问题。

①作品结构。布局谋篇有技巧,具体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提领下文、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设置悬念、起承转合等。记叙类文本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情感纽带等来安排层次,其线索一般有情感、事理、物件、空间位置等。答题时可以采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

②句子或文段的作用。答案要点就应该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模式一般是:先概括句子或文段的内容,再联系文章中心(主题)谈在文中的表意作用,再谈在结构上的作用。

③概述、分析。常采用“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模式提问,作答时,最好采用总分结构。首先用一句话概述,再列举或举例分析。2014年要求“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的第一句就得概括侯六的性格特点,如知恩图报、迷途知返、行侠仗义等,接着就要把重要细节遴选出来,如东家关心侯六的婚事、东家舍玉救侯六、茶客谈论侯六等侧面描写,侯六不偷东家的玉,最后偷回东家的玉连同知府的黑账本等正面描写,都展示了侯六知恩图报、迷途知返、行侠仗义的性格。(东家的性格特点分析略)

④线索及其作用。答题的一般模式是:点明什么是文章的线索,指出其在结构、彰显人物性格、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然后结合上下文或全文内容具体分析。一般的答题格式为:线索+作用+分析。

⑤语言特色。语言特点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语言风格有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⑥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即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重点说一下记叙和描写。

一是记叙。要关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能让叙述变得真实生动,亲切自然,便于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第二人称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呈现故事和人物,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其次要关注叙述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倒叙和插叙。倒叙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出的必要交代、铺垫照应和补充说明,能让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二是描写。文学类文本必然会运用描写,高考卷也必然会重点考查描写。描写,无论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白描或工笔细描等,总体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相对具体的描写,可以在以形传神,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形象生动,简洁传神,展现人物个性、命运,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等方面选择作答。

在这些描写类别中,景物(环境)描写考查得最多。景物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方法有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等;描写方式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特征;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要结合具体文本,有选择性的谈。答题步骤一般是先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指定区域描写的景物及其呈现的季节、地域等方面的特征,然后表述其作用;表达句式一般可概括为“……(景物)描写了……(季节、地域等),表现(或暗示)了……(社会环境),渲染了……气氛,为……(故事情节)作铺垫,烘托(折射、表现)了……(主题,人物形象、命运等)”。

⑦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为两大类,一是修辞手法。描绘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鲜明丰富、亲切可感、幽默含蓄等,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结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突出强调、紧凑有力、增强气势、句式优美等,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增强语气、强调效果、引发思考等,主要有反问、设问。所有的修辞手法,都有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二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在第⑥点做了说明,不再赘述。表现手法常常有象征(含蓄生动,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抑扬(波澜曲折,好恶分明)、对比(形象鲜明,矛盾突出,互相映衬,印象深刻)、衬托(突出特征,强化感情)、渲染(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反语(反讽,表达亲昵之情,或辛辣讽刺,幽默有趣)、联想想象(形象丰满生动,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力强)等。

语言特色、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都是有关文本艺术特色的赏析,从近几年高考题看,题干的要求一般比较具体,考生要领会出题意图,做到问哪答哪,没有问的,不要牵强;赏析时一定要结合文句意思,灵活选择,具体分析,准确表达,决不可仅用空洞的名词术语“套作”,而不针对文本内容作简要的分析解答。文学类文本语段的表达技巧(或表达方式)的答题套路往往是: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表达方式),揭示了什么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突出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关注赋分,明白得分点。高考题赋分非常有规律,除了多项选择题对赋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他简答题一样有章可循。卷面设置了两道各4分简答题和一道8分探究题。先说4分简答题,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若是题干作了具体的作答分类,那么,各个分类平摊这4分(一般两个分类);如果没有分类,只有一问,说明是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即使答案有多个要点,也只需要答对其中两个)。如果是概括分析类简答题,一般概述赋1分,分析赋3分,分析的3分包含手法(技巧)1分和结合文段的内容分析2分,内容分析的2分一般有两个要点,即1(概述)+1(手法)+2(内容a+内容b)。拓展探究题赋8分,虽说“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选自“参考答案”解说)”,但这道8分题未必言之成理就能得高分、得满分,必须有4个要点,答题字数恐怕也要在120-150之间。从探究题出现的这三年来看,“参考答案”给出的要点都是4个。如2013年考查“罗曼·罗兰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给出的得分要点是,①文本中的人是怎样做的,②结合文本,对①进行说明;③现实中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④得出结论。2014年考查“小说采用一句一段写法的理由”,参考答案围绕“内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场景、阅读心理”五个方面,答题需要其中的4个要点。

七、课后多读多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阅读一些文章,或散文,或小说,字数大约在1200-1500之间,或者开出一个阅读清单,让阅读材料资源共享。拥有一份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报纸比较重要,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面,接触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除了备考资料中出现的练习,提倡准备多一些的备考题,有些针对阅读能力的报纸,其中的部分题型、题目可以做一些。选择课内和课后的阅读、练习材料,要看是否适合湖北卷的特点。

  评论这张
 
阅读(29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