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实词 |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说文解字 |
|||
61 |
去 |
动 词 |
离开 |
欲呼张良与俱去。 |
去本义是离开,“离开”某地,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进一步引申即是“除掉,去掉”。 |
|||
距离 |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 |
|||||||
除掉,去掉 |
为汉家除残去秽。 |
|||||||
前往,到……去 |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
|||||||
表动作行为趋向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形容词 |
过去的 |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
||||||
复合词 |
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
62 |
劝 |
动 词 |
劝勉,勉励 |
果行,国人皆劝。 |
劝本义是勉励,引申为劝说、劝导。 |
|||
劝说,劝告 |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
|||||||
63 |
却 |
动 词 |
退,退回 |
相如因持璧却立。 |
却本义是退,退是“不受,拒绝”的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衍生为“转折”,虚化为转折连词。 |
|||
使……退,击退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拒绝,推却 |
却之为不恭。 |
|||||||
回头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
去掉,消除 |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
副 词 |
还,再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
连 词 |
表转折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
64 |
如 |
动 词 |
往,到……去 |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
如本义是像。“像”就得“遵从,依照”标准;像某人,当然是“比得上”;描摹情态就是 “(像)……的样子”。 “像”,并非“是”,故又引申出“如果”义。 |
|||
顺,符合 |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
|||||||
如同,好像 |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及,赶上,比得上 |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
|||||||
按照 |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 |
|||||||
连 词 |
假如,如果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表选择,或者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
|||||||
介 词 |
表时间,当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
助 词 |
……的样子 |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
65 |
若 |
动 词 |
像,好像 |
海内存如己,天涯若比邻。 |
若基本义是像,和“如”一样,引申为“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 |
|||
及,比得上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
代 词 |
你(们的)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这、这样、如此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
|||||||
虚 词 |
见虚词用法 |
|||||||
66 |
善 |
形容词 |
好的,善良的 |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善本义是好,美好;“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就是“好”,有德之人是“好人”,有德之事是“善事”;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友好”;美好的一切都是让人“喜欢”的。 |
|||
友好的,亲善的 |
不如因而善遇之。 |
|||||||
名 词 |
好人,好事,好的行为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
好的方法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
动 词 |
交好,亲善 |
素善留侯张良。 |
||||||
长于,善于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做好,处理好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
喜欢,羡慕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
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 |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
应答之词 |
王曰:“善!” |
|||||||
67 |
少 |
形容词 |
数量少,不多 |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
少本义是“多”的反面,“时间短暂”就是时间少,进一步引申出年龄小的“少年,青年”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 |
|||
动 词 |
缺少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削减,减少 |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
瞧不起,轻视 |
议者以此少之。 |
|||||||
名 词 |
少数人 |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
shào |
青年,少年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
形容词 |
年少,年轻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
||||||
小 |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
|||||||
副 词 |
shāo |
稍微,略微 |
宾客意少舒。 |
|||||
68 |
涉 |
动 词 |
徒步渡水 |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
涉是徒步渡水,引申为“度过、通过、经历、涉猎”,经历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 |
|||
乘舟渡水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进入,到 |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
|||||||
经过,经历 |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 |
|||||||
漫步,散步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
69 |
胜 |
名 词 |
胜利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
胜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并“胜过、超过”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是“美好”的,由此引申为“优美的(山水古迹)”。 |
|||
动 词 |
战胜,取胜 |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
胜过,超过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
形容词 |
优美的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盛大的 |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
动 词 |
shēng |
禁得住,忍得住 |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
|||||
形容词 |
尽,完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