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然后知足

我的教与学

 
 
 

日志

 
 

又见各种“状元捧”   

2016-08-10 19:17:27|  分类: 笑里藏刀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客观的说,状元落在某所学校,一般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他们大多出在省重点学校,因为那里不仅集合了全省(市)最优质的资源,而且,得生源择优之先天条件。纵观各省状元,旁落者极少。

2016年陕西省理科状元,居然是一个“双黄蛋”:来自西工大附中的王婕茹与成大立以721分并列夺得2016年陕西高考理科状元。西工大附中是个什么学校,暂且不论,单是它时隔6年再出“双状元”这个结果,就知道这所学校甚为了得。因为状元效应,更多的状元正走在朝向西工大附中的路上。

但是,状元落到哪个孩子的头上,则纯属概率事件。无数的状元在接受采访时,几乎都会发出同一声感叹:“有点意外。”只有在校长、班主任搜肠刮肚的“找寻”下,我们才能基本找到ta获得状元的潜在因果。

无数的答记者问,则是千篇一律:即使状元自己倍感意外,但状元们的老师却是“事后”先知。

为了表达自己的预知力,在得知爱徒勇夺状元后,面对记者,王婕茹的班主任反复称赞她“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强”,同样对状元赞不绝口的成大立的班主任则表现得更为直接,称成同学是他“20年教学生涯难得一见的奇才”。

先知们的感觉是因欣喜而起,但当事人——状元未必就有那么好的感觉,比如王婕茹就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状元,看到成绩后感觉难以置信。

在先知们盛赞和小编们力推的背后,暗藏着的是另一份情感:状元捧。

中国人对状元的情节,古书里记录了太多,古戏里歌唱得太多,这种情愫慢慢的就被移植到了当代高考里,为了表达人们对状元的敬意,人们使出了各种法子。

比如广东省恩平市理科状元伍正涛,就获得了一套133平方米“状元房”的超级奖励。谁说读书无用?直教人亮瞎眼。要知道拥有一套133平方米的房子,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梦想。无数人穷其一生也未能达到,更多的人为还房贷耗尽一生。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不是人人“机会均沾”。跟陕西状元一样,恩平状元伍正涛也表示结果超出意料:“到现在我都有点不敢相信,我成了恩平理科状元。我考完试后不敢对答案,预测的成绩大约只有550分左右,想不到能够考到620分。”

我突然想到了《儒林外史》,“范进”年年有,只是没有疯。

我们对状元的炒作,带着多少功利的目的。状元几乎都被人们玩坏了。学校炒作市、县、区、片状元,并非为状元本身,而是在心里揣着那个“小”:为下一届招生做准备。如果是政府支持奖励状元房,则有可能是在实现另类的政绩观——高度重视教育。如果是公司参与发奖,则往往是广告效应使然——它是在做社会公益!

某种蹊跷的社会不平衡开始潜滋暗长:要是生在恩平该有多好,要知道广东省今年高考,仅690分以上的就有13人!按照任何地方的人均收入计算,当地130平方米的房子,几乎就可以叫豪宅啦!

人是各取所需的,没有人有义务去替他人做宣传,如果是替状元做宣传,那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状元只是一个偶发事件、概率事件,任何省、市、区、县、片,都会出状元,即使两个人参加高考。无数的状元出炉,也难以掩盖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难以掩盖状元学校、状元地区在同级别的比照中的不堪一击——比如,某市、某校有状元,但整体教学质量(如果高考成绩能反映出教学质量)依然在同级中垫底。

 至于省级状元,最终的归宿其实往往都不在各省,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我们曾经歌颂过的状元,几年后,纷纷去了米国、腐国……若干年后,有成就的,都成了爱国华侨。

我们当初的各种“状元捧”,又是多么的幼稚、无聊、可笑。

  评论这张
 
阅读(15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